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手机app、篷布厂家,批发价格,量大从优!

您的位置:首页 >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
党旗飘飘我们在一线丨握指成拳聚合力担当作为亮底色
日期:2024-01-07    来源: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手机app

  由仙桃市委组织部与仙桃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播出《党旗飘飘,我们在一线》栏目,为大家专题讲述我市防汛救灾一线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故事。

  本期专访:龙华山街道办事处 昌湾村村民、村防汛志愿者昌志明,郑场镇香铺村支部书记 刘银祥,干河街道熊湾村党支部书记 黄小明,长埫口镇田李村党员志愿者 李贤汉,西流河镇义礼村支部书记 彭双。

  主持人:一盏桔红小马灯,见证干群心连心;你挖泥巴我牵袋,红旗域子变长城;书记本是空降兵,不为利来不为名;亲力亲为带头干,昌湾百姓铭记心;强盛老大车技好,驾车就玩水上漂;抗洪抢险运物资,窑河深浅全知道;进军专业搭舞台,防汛调度巧安排;轻伤不把一线离,双芝堂里好儿子;祥叔今年七十九,老当益壮精神抖;他与壮年并肩战,宝刀未老劲头足。刚才我为大家朗读的这首诗是龙华山街道办事处 昌湾村村民、村防汛志愿者昌志明在防汛现场,为奋不顾身与险情搏斗的村防汛抢险突击队队员而作的。下面,我们连线今天的第一位嘉宾昌志明,听听他眼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故事。

  主持人:昌师傅,您好,听说您是一名外地务工人员,由于疫情滞留在家,现在又赶上了防汛,您主动加入到了防汛抢险突击队,您是怎样想到要参加突击队抢险的,您家里支持吗?

  昌志明:主持人好,这几年我常年在外务工,见惯了世间冷暖,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耽搁在家。亲眼看到了昌湾村的党员干部、父老乡亲一起防控疫情,保卫家园。看到在危险面前,我们党员干部奋不顾身,逆行而上,彰显着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我虽不是党员,也想为家乡出一份力。

  主持人:您所在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共有多少人?目前村里的汛情如何,抢险队参与了哪些抢险?

  昌志明:保家护院、义不容辞,个人职责、良知所在。昌湾村防汛抢险突击队有30人,正常防汛时,15人一班,分白班与夜班两班巡逻查险。不少人是第一次参加,既兴奋又担心,预备待命。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主持人:在防汛抢险中,有哪些人哪些事感动了你,让你写下来一手诗,在网上广为流传?

  昌志明:我第一次参加防汛抢险,我感觉我们的突击队员每一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方说:

  7月11日,我们村防守段面有三百多米长的土袋之间出现小股水流,情况不容忽视,包村机关干部魏、村曾祥文、村主任昌进军、79岁老党员昌菊祥及其他18名志愿者立即商议方案,决定用彩条布进行全段铺设。我们将彩条布铺在河道内侧,再将编制土袋有序压在彩条布上。因堤坝很窄,大家只能半弯着腰边铺边后退,雨水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衫,不到一会我就感觉体力不支,我说大家歇会吧!旁边的昌菊祥老人说:“那不行,抢险分秒必争,停不得,大家再坚持一下”。只见他头上一团白雾,汗水雨水从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不停往下滴。突然,曾祥文一脚踩空,倒向水中,水立刻没过他的头顶,众人赶紧施加援手,拖他上岸,大家劝他回哨棚休息,他吐出嘴里的河水说道:“我没事,我们接着干。”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险情排除。

  事后我得知魏已59岁,一年后将退休,妻子身患疾病多年,行动不便,家里大事小事全是他在操劳,是个“一家之长”。他居住的小区门口,积水过膝,每天早晨魏主任安顿好妻子后,再涉水赶到堤坝上与大家一起扛编织土袋,一起淋暴雨、顶烈日,衣衫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再比如昌进军,他今年四十多岁,已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前一直从事婚庆工作。为让大家在暴雨和晚上能有个休息的地方,他义务组织搭建了4顶大帐篷。在日夜奋战2天后,本应他轮班休息,当晚却又降暴雨,他紧急组织防汛人员、调度防汛物资,由昌祥盛负责运送,泵站至段面的距离有1500米,寻常时候这样的路程只需20分钟,大家手提肩扛在泥泞的路上足足走了1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后,他不及休息就跳下水中,用手逐一检查编织土袋是否松动。有感于他们的感人故事,我就写了这首诗,发在朋友圈。

  主持人:郑场镇虽地处仙桃地势最高处,但外有潜江的积水渗透,内又无法向下游乡镇排水,可谓是“外忧内患”,情况比其他乡镇亦是好不了多少。面对严重的灾情,郑场镇积极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排涝自救,各村积极带领村民疏通沟渠、挖排水沟,指导农户抢救被淹作物,逐一排查村民住房安全风险隐患,争取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下面时间,我们来连线郑场镇香铺村支部书记刘银祥。刘书记您好,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香铺村目前的防汛情况。

  刘银祥:香铺村位于213国道附近,共有居民466户,2169人,农田面积3300亩,这次受灾面积达1600亩。特别是6组农田秧苗大片倾倒在水下,这都是乡亲们的口粮啊!

  刘银祥:那天,我正在6组查看灾情,村民说:“刘书记,我们这农田的积水怎么办啊,您要想办法啊。”我对他们说:“乡亲们,等靠要是不行的,我们大伙都要行动起来,有潜水泵带上潜水泵,有铁锹的带上铁锹,有力的我们出力,让我们大家一起战胜这场天灾。”从7月7日开始,6组加大排涝力度,30多名干部群众奋力打坝筑堤,同时组织20余台潜水泵抽排农田积水。

  7月12日一早,我在巡查险情过程中,途径香铺村9号渠,发现水位过高,已经有倒灌的迹象,一旦溃口,4组,5组的农田将要遭殃。我发现后,立即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商讨堵口的办法。当时水流太急,溃口很难堵上。我当机立断,脱掉衣服,跳入水中,大声呼喊道:“再来两个人,和我一起堵口。”岸上两个群众闻言也跳入水中,我们奋力将装上泥土、稻草的水泥袋紧紧堵在了溃口上。

  主持人:我在前期的采访中了解到,您今年已经56岁了,这样的防汛工作,您身体吃得消吗?

  刘银祥:现在身体自然是比不上年轻人,但是我当过兵,退伍不退色,危难当头,我应该身先士卒,所以我第一个跳入水中。

  刘银祥:面对危险与困难,我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因为我是村支部书记,香铺村老百姓有危险,我必须第一个站出来。从防汛开始,我虽没一天好好休息过,衣服没有哪一天是干净的,但是我是支部书记,我应该先上。

  主持人:下面的时间我们来连线干河街道熊湾村党支部书记黄小明,来了解一下熊湾村的情况。

  黄小明: 主持人你好,入汛以来,熊湾村从始至终坚持“沟渠排水畅,田间无积水,村稳民又安”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备涝各项工作。针对沟渠淤塞、水利设施老化的现状,熊湾村“两委”干部提前谋划,先后投入3万余元疏通沟渠、涵管,投入机械80台次对3000米沟渠进行疏挖,铺设了150米涵管,清运土方3000余方。此外,还投入2万余元对老旧的熊湾闸做维修,确保汛期涵闸能快速启闭,田间积水排得出、排得畅。截至目前,全村638亩受灾农田全部出水,3000米水路畅通。

  黄小明:我们踏踏实实抓了以下两件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村级水利建设。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调请邻村挖机师傅,上阵开沟挖渠;村里严把质量关。我带队到预先制作的构件厂家运回100余米涵管,经多方论证,合理埋设了涵管。同时,我们对沟渠路需要校正的地方,起早贪黑协调矛盾,保证沟渠路的简洁通畅。如涉及二组张长华、熊孝义两家段面沟路、渠需要调直,进行土地置换,和青苗补偿的问题,多次召开群众会议,最后达成了一致。这次的排涝期间,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对河面漂浮物进行清理,保持河道通畅。

  黄小明:通过这次排涝,我总的感受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提前谋划,未雨绸缪,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作,沟路渠通畅,才能确保农田不受水患影响,农民增产增收才有保障。

  主持人:在我市防汛抢险一线岁的老党员,他五十年坚守信念,半世纪初心不改,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员在党徽下的铮铮誓言。下面,我们有请长埫口镇田李村党员志愿者,李贤汉老人。

  李贤汉:主持人好,我叫李贤汉,今年73岁,今年已经有54年党龄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党员。

  主持人:李爹爹,您好,这一次您又派大用场了,听说您是第一个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防汛的,是吗?

  李贤汉:是啊!那是必须的,六几年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就积极申请加入了党组织,入党到现在已经54年了,村里有什么大小事情,我都是第一个报名。现在有汛情了,我更不能错过,要为防汛救灾出一份力。

  主持人:李爹爹说到做到,今年连下暴雨,展翅长河田李段出现了险情,他一看到这一个情况就在家坐不住了,不顾家人劝阻,扛着铁锹,就到了现场,李爹爹,您现在在堤上主要工作是什么?身体吃的消吗?

  李贤汉:我身体很好,完全没问题,今年参与防汛,我每天和另几位党员共同负责巡查展翅长河田李险段,因为我知道这里发生过涵闸渗漏,河堤旁一定要保证时刻都有人巡查。所以我就搬了个木头板凳驻守在了堤旁,每天巡查水位高度,清除水边杂草,查看水情变化,帮忙砂石填土、装袋,还创新了新的填埋办法:用棉絮裹着沙土袋封住渗漏处,因为我觉得“这样不过水,更扎实”。

  主持人:李爹爹丰富的人生经验,给了当地干部群众很大的指导,在防汛现场,每当谈及老李,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可李爹爹却并不以为然,李爹爹,您是怎么想的呢?

  李贤汉:村干部觉得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没有一句怨言,为年轻人做出了表率,但是我觉得,守护好这个闸口就是守护好村里的每一个家,“我是个老党员,我必须守住这个重地险段!

  主持人:7月5日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窑河猛涨,大水灌满了义礼村鱼池和农田,有些村民居住地较低的,雨水已确定进入家里。情形很危险。危难时刻,义礼村年轻的支部书记彭双第一时间赶到泵站水位观测站,打响了他的防汛救灾第一枪。下面,我们来连线义礼村支部书记彭双,来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况!

  主持人:彭书记,你好,凭着一份敏感,风雨中你第一时间来到村子里的水文观测站,当时看到的情形是什么?

  彭双:当时的场面非常的吓人,河水急速上涨,一个小时就涨了30厘米,速度太快了。不一会儿对面的围湖看着淹没,半坡上的树木就只剩下树尖了,河里的两只木船很快就要沉了!我当时就想: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于是我马上召集村干部,告诉他们:“必须转移低洼地区群众,必须加固河堤,必须加强巡逻”。

  彭双: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村干部拿着喇叭喊,党员挨家挨户的喊,每户至少上一人,不到半小时就将在家人员动员起来了,拿锹的拿锹,拿袋子的拿袋子!迅速的赶到了现场!大家培土的培土背沙袋的背沙袋!每个人都是抢着干活,后来雨越下越急了,危险也慢慢变得大了,我记得当时时间刚过十二点,突然发生了险情,窑河与友谊河连接处附近发现两处管涌,当时我感觉情况非常危急,特别需要人手,多少人都觉得不够用。

  彭双:来了,大兴垸防汛排涝指挥部调来了大概200人,大家都是二话不说就跳进冰冷的河里,先用手将泥巴一点点地糊在渗水地方,然后用沙袋堵漏。他们先是用手摸索着干,用脚帮忙踩,会游泳的就沉到水底去干,一直到凌晨三点才终于将管涌堵住了。后来我们统计共使用沙袋两万多个、黄沙两吨、油布1000平方米,在长达2公里的段面上加固子堤超30厘米。

  主持人:关键时刻,咱们的党员干部用舍命的情怀,拼命的干劲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大堤,在这次抢险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让您记忆深刻吧?给我们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

  彭双:好的。在这次抗洪过程中,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村78岁的老党员汪东才,老婆刘早所76岁,不顾自家被淹的庄稼,听说窑河西堤危险,立马主动请缨投身防汛固堤的一线,拼尽全力的和年轻人一起扛沙袋装土运土,全力以赴,没有喝上一口水,我们劝他们休息一下,他们说时间就是生命,一干就就干到了凌晨3点,累的坐在了堤面上,后来在大家多次的劝说下才离开了现场,走的时候还不忘记强调有需要记得通知我!

Copyright © 2018-2019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手机app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8031329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