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手机app、篷布厂家,批发价格,量大从优!

您的位置:首页 >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 > 篷布
农膜:消除白色污染铺就绿色农业
日期:2023-11-08    来源: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手机app

  也正是因为农膜保温、保湿、增产等特效,让其成为农户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地膜覆盖技术后,各类作物增产率可达20%~30%,促进作物早熟15天左右,所以农民使用农用地膜的积极性也较高。然而,农膜(尤其是地膜)栽培技术在给农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在我国新疆,棉花种植培养面积超过2000万亩,每年需要农用地膜8万吨。由于新疆使用的地膜超薄,受日照风化而容易破碎,且通常与作物根茎、残茬和土壤混杂在一起,回收很难。再加上逐年积累,致使大面积耕地遭受严重污染。

  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区域对比试验表明,当每公顷土地平均残膜量为77.9千克、167.6千克、279千克和372.2千克时,棉花减产率分别为3.82%、7.45%、11.71%和18.92%。新疆农垦科学院给出的结论是,棉花减产的重要的因素是残留农膜,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棉花减产的幅度有加剧的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任天志说:“新疆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在我国甘肃省,2013年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已达2600多万亩,地膜使用量15.2万吨,而由于大量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膜,易破碎、不易捡拾、回收利用难度大、污染重,慢慢的变成了甘肃省治理农村白色污染的最大瓶颈。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监测结果为,不同地膜覆盖地块土壤中的残膜量相差3倍多,每亩残膜量最高的14.67千克,最少的5.23千克。中国农科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长期覆膜的农田土壤,平均每亩地膜残留量在5~15千克。据农业部门调查,我国耕地中地膜残留量有100万吨之多。

  据了解,地膜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或降解。随着使用年数的限制的增加以及残膜回收措施不利,土壤中残膜污染越来越严重,将导致一系列生产和环境问题:一是阻碍了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易引起烂种、烂芽,幼苗枯黄甚至死亡,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二是在机械采收作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残膜,降低了作物等级。

  农膜污染危害大、回收难的难题困扰了我国很多年,而就在不久前,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甘肃省率先在全国依法推进农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该《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有了重大突破,残膜回收将迈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条例》对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膜品质衡量准则作出了严格限定,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大力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这些指标均高于现行的国家质量技术标准,对于从源头上治理农膜残留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条例》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监督管理、经费保障、政策扶持、表彰奖励等方面的职责作出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对农业行政主任部门的职责从宣传教育、监测评价、资金管理、技术培养和训练、监督检查等5个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条例》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民委员会和农膜使用者,以及农膜生产、销售、回收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属于微利行业,具有公益性质,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活动。《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废旧农膜加工公司建设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企业,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扶持,并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和享受农用电价格等优惠政策。

  《条例》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明确规定在农田或者其他农业用地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废旧农膜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的行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倍至三倍的罚款。

  此外,国家相关部委也开始大力扶持甘肃废旧农膜的回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批复同意甘肃10个县的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批复中央补助资金4434万元。今年农业部将甘肃省10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认定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明确每年投资5.2亿元,其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目前,甘肃省已建和正在建设的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相关企业已超过180家,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超过1000处。(本报记者杜晓枫)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证05068455 公安备案:1101053583

Copyright © 2018-2019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ios/手机app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8031329号-1
网站地图